河北天柱集團創新黨建工作紀實:心中有黨自立強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民營企業搞黨建不是一種形式的、功利想法,要真正擁護黨的理念,做到心中有黨。貫徹執行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可以助推企業發展。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民營企業在新時代加強黨建工作,引領企業創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們集團在中國北方是一家民營大型鋼鐵企業,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牢記‘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鍥而不舍抓好民營企業黨建,不斷深化開展‘員工心向黨、共筑中國夢’的教育實踐活動,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體員工永遠跟黨走的激情動力和堅定信念,以實際行動回報黨和社會,展示民營企業風清氣正搞生產、同心同德謀發展的新時代風采!”這是天柱鋼鐵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孟蘭芝近日與筆者面對面交談時發自肺腑道出的一席話。

在筆者的印象里,一般有點實力的大型企業老板、尤其是知名的“女企業家”,大都是衣妝楚楚、風度翩翩、氣質非凡、能說善講的“場面人物”。出乎我預料的是,這位女老板和我一見面,就把推上了“動感天堂”,一種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只見她穿著左胸前印有“天柱鋼鐵集團”的一身整潔干凈的工作服,簡陋的辦公室擺設簡陋、清潔明亮,轉圈排列著普通的沙發,辦公桌的右上角擺放著一套喝茶的器具。說話慢聲拉語,滿嘴的大實話,道不盡對黨的一片赤心和忠誠。她含著激動的淚水對我說:“兄弟呀,你大姐心里裝滿了黨的情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共產黨的好領導和國家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們民營企業的今天!是黨把我這個農村孩子培養成一位能夠為黨盡忠、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的民營企業家!”

心中有黨自立強,艱苦創業斗志昂。孟蘭芝19歲時,就在本村贏得良好口碑,老少爺們兒都夸她是一個非常要強、吃苦耐勞、過日子的好手、有培養前途的好孩子。她當過生產隊長、村委會主任、婦聯主任、村聯社主任、赤腳醫生。樸實能干的她,后來被選任鄉辦服裝廠廠長、鄉第二建筑公司副總經理。起初由村民代表、到出席鄉鎮、縣區、唐山市和河北省的人大代表,最后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歷經50多年的“代表生涯”,這在全國是罕見的。她時刻不忘母親臨終時的祖訓:“孩子不管你今后混到什么份上,一定都要聽黨的話,千萬別忘了黨的大恩大德,是黨挽救了咱們一家??!你要永遠記住,做人講良心,做事別坑人,坑黨是天理不容的犯罪呀!這刻苦銘心的教誨,孟蘭芝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永世不忘。

孟蘭芝1985年6月入黨以后,正值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她對黨的富民政策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為了讓鄉親們盡快致富,報答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她決定“下?!标J一闖。開始在唐山市古冶區(原來叫東礦區)經營唐山鋼鐵公司帶鋼廠生產的多種管材。由于她能夠把握市場動態,采取“送貨上門”的方法,創造過當年全國個人銷售第一的記錄,贏得眾多當地、外地用戶和營銷者的信賴。手里有了錢以后,她又返回家鄉帶領鄉親們致富,自掏腰包買下了25畝土地,租賃冀東線材廠下屬的一個倒閉廢舊的廠子,并承擔起鄉里欠賬銀行100多萬元的債務。她接手的廠子更名為“恒泰管廠”,后來又叫“玉順龍工貿有限公司”。由于她經營理念與時俱進,誠信至上贏得市場,經過幾年的創業打拼,積累了2億多資金,著手組建了“河北天柱鋼鐵集團”。集團的發展和壯大,記載著她“滾雪球”式的創業艱辛歷程。

天柱鋼鐵集團成立于2003年,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奮力打拼,以發展為集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發電、物流于一體的大型民營鋼鐵聯合企業,綜合占地4500多畝,現擁有固定資產65億元、員工5100多名。2017年生產生鐵342萬噸、鋼坯350.5萬噸、帶鋼277萬噸、H型鋼115.6萬噸、礦渣微粉7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27億元,上繳國家稅費8.5億元。納稅額唐山市豐潤區民營企業排名第一,是全區財政收入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生產的H型鋼材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河北省金牌產品。

更令人欣慰的是,天柱鋼鐵集團的環保治理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成效大、遠近聞名,多次受到國家省市區環保部門和安監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好評,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和安全達標企業。

近幾年來,為了防治大氣污染,天柱集團肯下血本,累計投入18億元,用于企業環保治理。陸續建成了120臺套大氣治理設施,所有物料實行了封閉管理,杜絕了粉塵飄散。同時,按照環保投資“上不封頂”的原則,2017年又投資2.5億元新上兩套半干法脫硫項目,對燒結與豎爐的脫硫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徹底解決了脫硫、脫硝、脫白等問題,成為華北地區首家采用半干法脫硫的民營企業。今年再投資2億元對煉鐵出渣廠等進行脫白處理,并簽訂了合同,已支付預付款3000多萬元。為了打造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累計投資4.5億元,建成了10套發電機組。2017年企業自發電量7.49億度,自發電率達到60%以上,年節約標煤9.2萬噸;建設了4套鋼渣綜合處理設施、2條礦渣微粉生產線和一個日處理1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實現了零排放和廢渣循環利用,使“三廢”變成了“三寶”。此外,還支持地方“煤改氣”投資9662萬多元;新建了高爐沖渣水余熱回收項目,與市里的管網連接,為緩解城市供熱問題。2017年已實現供暖125萬平方米,年節約標煤2萬噸,該項目已被列入唐山市豐潤城區2017 年至2030年供暖計劃。

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艾明忠說,集團的發展創新,黨建工作在我們民營企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神奇作用,我帶你到廠子和車間轉轉看看。他邊走邊介紹說,我們董事長孟大姐,對黨建工作特別重視,親自抓、帶頭抓、層層抓,多次嚴肅發令,誰不重視黨建工作,不抓好黨員教育,就堅決拿掉換人!現在我們企業黨建搞得紅紅火火、熱氣騰騰。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的黨員大會和黨員活動接二連三不間斷,董事長大姐親自給我們上黨課,每次黨員大會講話或上黨課,她從來不“照本宣科”,習慣“現身說法”,總是聯系自己的成長歷程和集團創業史,聲情并茂地反復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創新發展、造福人民、銘記黨恩、回報社會。她今年已經70歲的高齡了,還整天手里拿著安全帽,穿著工作服,轉廠區、看廠貌、下車間、搞座談,虛心征求和認真聽取一線員工的呼聲建議,主動找基層黨員干部和生產骨干談心交流。她十幾年沒有與家人過個一次“團圓節”,大年三十還深入廠區和車間檢查生產和安全情況,晚上與員工們一起吃年夜餃子,把黨的關懷直接送到員工的心坎上。H型鋼車間的一名黨員干部這樣說:“孟大姐是我們企業的一面旗幟,是我們大家的學習標桿,我們在大姐領導的集團打工就業,心里愉快、掙錢踏實、家里放心!”

當我看完了廠區的幾個車間和企業綠化情況,實在是令我眼界大開。車間看不到幾個人,生產管理都是電腦控制操作和機械化流水作業,基本聽不到震耳的噪音和燒結冶煉的異味,好像停產一樣。各廠的辦公樓與生產車間,收拾的干干凈凈,環境衛生搞得非常漂亮。在看看廠區的道路,條條平坦寬闊,兩側樹木籠罩和鮮花草坪把廠區和周邊裝點成了一片“綠色世界”。按照市里發展工業旅游的部署安排,集團今年又租賃了2247畝土地,并請北京的專家進行了規劃設計,在去年冬季完成400畝綠化帶的基礎上,今春計劃投資1億元實施大規模園區綠化,實現“廠在林中、林在廠中”的生態目標,決心打造成唐山地區鋼鐵工業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

特別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當他們從媒體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3月7日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對搞好民營企業黨建文化建設做出的重要指示后,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5000多名員工歡欣鼓舞。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孟蘭芝,首先組織班子成員集體進行了認真學習討論和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爾后于3月10日,集團黨委隆重召開了全體黨員和中層干部參加的《爭當天柱骨干、爭當優秀黨員》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孟蘭芝發表了充滿激情的講話,她脫稿用淳樸的話語,把她多年熱愛黨、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的那種永不動搖的理想信念和實際行動表達的淋漓盡致、感人至深。她反復強調,天柱集團在民營企業中率先建立黨委、堅持不懈抓黨建,絕不是搞形式主義,也不是做與提高企業效益無關緊要的虛功,企業離不開黨的領導,更不能不抓黨建工作。我們抓黨建就是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為黨員”,讓“愛廠如家、珍惜創業、繼續奮斗,再創輝煌”成為我們企業全體員工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絕不辜負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用黨建工作這一“紅色導航”,引領我們民營企業不斷前進,為助力唐山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多做貢獻。大會結束時,孟蘭芝帶領全體黨員在“爭當天柱骨干、爭當優秀黨員”的鮮紅條幅上,簽下了莊嚴的承諾。

天柱鋼鐵集團黨委是2007年成立的,下設7個黨支部,現有黨員206名。集團黨委采取“把黨支部建在廠里,把黨小組建在車間,讓每個黨員主動結對子”的辦法,把黨建工作的觸角直接延伸到生產一線,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隨著集團改革發展,周邊有6個村子的土地先后被征用,這些農民除了得到一筆可觀的土地補償款以外,還悄然變成了集團有“五險”保證的員工,每月拿著集團發給的幾千元工資,不用背井離鄉在集團機關和集團下屬企業就可打工掙錢。集團的7個黨支部各分包一個村,負責組織開展黨員活動,召開黨員會議,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重點幫助有困難的老黨員、復員退伍軍人、敬老院、特困戶和企業困難職工等,就連村里的土地深翻平整,也由集團出資雇傭農機去完成。同時,為活躍農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集團還統一出資給六個村子購置了比較高檔的文化娛樂宣傳器材。

村莊和企業形成的“黨建工作一體化、黨員活動常態化”的模式,值得各地民營企業學習和借鑒。

當今,防治大氣污染,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已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所有企業不論大小,都應該像河北天柱鋼鐵集團那樣,肯下血本大上環保設備,加大污染綜合治理力度。

實踐證明,污染不治理,霧霾不遏制,生態不安全,就無法確保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切實過上低碳、環保、綠色、舒適、快樂的幸福生活。而眾所周知的是,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鋼鐵是工業的食糧,實現國家現代化和國防建設現代化,離不開鋼鐵工業。而現在人們一提到鋼鐵行業,就自然想到“環境污染”,甚至把鋼鐵企業直呼為頭號的“污染禍根”,干脆全部鏟除,來個“連鍋端”了事。殊不知,讓鋼鐵企業消失或搬遷,留下的就是一堆廢鐵,不知要給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財產損失。當然,有的鋼鐵企業污染確實比較嚴重,個別地方也有鋼鐵企業相對集中、產能過剩的現象。事實上,“鋼鐵圍城”難免導致區域環境質量不好,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環境污染是全國、全球的共性問題,只不過污染程度不同而已。如果把那些距離中心城市較近、環保設備不配套、生產設備和技術管理不先進、環保治理不達標、安全生產有隱患的鋼鐵企業,也包括一些煤炭、水泥、煉焦、電力、玻璃、造紙等行業,采取果斷措施,實施關停轉產或異地搬遷也是合理合法、順乎民意的。但需要冷靜思考的是,我們的環境污染,不都是鋼鐵產業獨家造成的。比如,道路揚塵、汽車尾氣、建筑垃圾、環境衛生等多方面。由此說來,治理環境污染,需要各行各業的關注,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句話:要堅持發展和治理并重、同步進行的原則,在產能相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把治理擺在首位,下決心去產能、上環保、抓治理。要以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持不懈抓好環境治理這個功在當今、利在千秋、普惠民生、生態文明的巨大社會工程!

轉自人民網(責任編輯:徐長坡)
聯系電話:+86-0315-3319309 8733518           公司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沿海公路以北東風大路以東                       郵箱:tzgt@tzgt.com.cn